北大“追梦人”
从成立起
北京大学始终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
紧密相连、休戚与共
一百多年前
以陈独秀、李大钊为首的一批北大人
积极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
将革命的火种撒在中国大地
成为了中国觉醒年代的领路人
今天,仍有一大批北大人
在各个领域潜心研究
为我国各项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并将他们的所知所学不断传递
带动中国高等人才教育的蓬勃发展
《中国梦·北大梦》系列微视频
为您讲述10位北大人的梦想
陈佳洱
人才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
陈佳洱,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教授,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
陈佳洱长期从事粒子加速器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在开拓发展我国的射频超导加速器、加速器超灵敏质谱计、射频四极场加速器、高压静电加速器以及束流物理等众多的低能加速器及相关的应用领域, 取得了突出的成果。
【点击视频,感受陈佳洱的爱国情】
“我小时候家在上海,亲眼看到日本军国主义是怎么迫害中国老百姓的,所以我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希望中国能够强大起来。考大学的时候我考的是工科,因为我觉得新中国成立以后,需要发达的工业,能够使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当时周总理批示,让北京大学建立全国第一个原子核科学的教育基地。当时的(北大)党委书记江隆基跟我们讲:‘人类对原子能的发现和利用,比人类发现火还重要。’所以当时我们就拼命干,一定要把核科学、核技术让学生掌握起来。
中国能不能强大取决于青年一代,青年强,国家强;青年能不能强,靠教育,靠文化。希望在北大能够有更多原创的发现和研究成果。”
点击图片阅读《信仰的力量 | 陈佳洱:初心不改,虽远不怠》
王德炳
医者仁心,悬壶济世
王德炳,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历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科副主任、血液病研究所所长、人民医院副院长、北京医科大学校长、北京大学党委书记等职务。
王德炳主要研究方向是血液病的诊断及治疗、血细胞超微结构、巨核细胞造血调控、白血病细胞凋亡等相关领域。长期以来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和医学教育领导工作,为中国医学教育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
【点击视频,感受王德炳的“爱民心”】
“我从1955年考入北京医学院,一直没离开医学的背景。作为一名医生,最重要的是关爱人民的健康、抢救人民的生命,我自己的成长和我们国家的培养是分不开的。
我想中国梦和北大梦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都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这个梦和北大的梦是一致的。因为在中国历次的发展阶段,都有我们北大的声音。我想北大应该有更多的学科成为世界上一流的学科。另外在人才方面,应该培养出来更多的大师级的人物,使北大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点击图片阅读《信仰的力量 | 王德炳:树人以德,炳烛而行》
杨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杨辛,当代美学家、书法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华美学学会顾问,解放前就读于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师从徐悲鸿先生和董希文先生,长期从事美学教学和研究工作。2008年,中国美术家协会授予其“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2012年,杨辛被授予“北京大学哲学教育终身成就奖”。2013年,杨辛捐资设立北京大学历史上首次以品德命名的奖项“杨辛荷花品德奖”。
【点击视频,走进杨辛的美学世界】
“人生不是梦,但不能没有梦。如果你做的事情它既体现了国家的需要、时代的需要,同时又是你自己愿意做的事情,这个结合起来就能产生一种力量。
个人的生命我觉得都是有限的,事业的生命是无限的,自己做的事情能够对培养年轻一代起作用,这也是一种生命的延续。
作为一个在北大长期从事美学教育的教师,我现在的中国梦就是想将中国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为培养人的精神境界和真善美的价值观作出贡献。”
点击阅读《信仰的力量 | 杨辛:以美引真,以美导善》
杨芙清
奋斗,永远在路上
杨芙清,计算机软件科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理事长、名誉院长,计算机学院名誉院长。
杨芙清长期从事系统软件、软件工程、软件工业化生产技术和系统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计算机多道运行操作系统和第一个全部用高级语言书写的操作系统。在国内率先倡导软件工程研究,创办了国内第一个软件工程学科。为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软件工程学科建设和软件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点击视频,看杨芙清的“80后”奋斗生活】
“真正要圆中国梦,就要把中国真正地振兴起来、富强起来,最最关键的是人才。所以我觉得教师最崇高的职责就是培养人才。培养为国家需要的,能够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作贡献的创新型人才。
古人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到了八十已经是耄耋之年,但我想说如今人生八十不算奇,知识的大海还有很多等待你去发现,党的事业、国家的发展、民族的进步,都等着我们去奋斗。”
点击阅读《信仰的力量 | 杨芙清:爱国是本分 奋斗是幸福》
韩济生
我最勤奋,我不造假
韩济生,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北京大学医学部神经生物学系教授。韩济生在针刺镇痛的神经化学机理方面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中枢阿片肽与抗阿片肽相互作用机理方面处于国际前沿,开创了神经刺激用于治疗海洛因成瘾疗法的新领域。2017年获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颁发的世界针联科技特殊贡献奖。
【点击视频,听听韩济生的学术态度】
“我所想象的中国梦,在那个社会,人人都是非常透明、直白,想的和做的都是一样的,不是调子很高,而做不到那件事情。
我想北大有很好的传统,其中出了许多领导国内潮流、世界进步的声音。他们都是通过说真心话才能做到这一点,如果他们是在编写怎么写怎么做,不会流传到后来。我希望做一个透明、正直、说实话的人,只有说真话做实事才能发出引领潮流的声音。
我最勤奋,我不造假。”
点击阅读《愿世间再无疼痛》
林毅夫
知识为海,践行作舟
【点击视频,听林毅夫的中国梦北大梦】
“北大梦和中国梦都是追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经济上的复兴、政治上的复兴、社会上的复兴、文化上的复兴,而且是环境上可持续发展的、全面发展的复兴。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把我们的所知所学,贡献于我们国家社会的发展,推动理论的创新,对人类知识的发展作出贡献。”
点击阅读《全国唯一“大师奖”!》
张继平
初心永不改,使命永在肩
张继平,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中俄数学中心主任、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数学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数学会理事长。主要从事代数学研究,在模表示论和应用有限单群分类定理等主要国际主流研究问题取得了重大突破,在世界上第一个给出了对有限群G亏零P-块的充要条件。
【点击视频,走进张继平的数学世界】
“1998年陈省身先生在南开大学的一个会议上提出了中国人的‘数学强国’梦。我们这一代人一个非常重要的梦想就是实现中国的数学强国梦。这既是我们个人的奋斗目标,也是国家在数学层面应该坚持和支持的一个目标。我将近四十年的北大生涯用一句话来讲就是‘初心永不改,使命永在肩’”。
点击阅读《北大院士张继平央视“开讲”!》
温儒敏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温儒敏,文学史家、语文教育家,国家级高校教学名师。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北京大学出版社总编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召集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等。现兼任山东大学人文社科一级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部统编本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和语文教育的研究与教学。
【点击视频,听温儒敏谈基础教育的重要性】
“有什么样的教材就有什么样的国民。有一个课程标准和语言文字的训练,审美的教育,文化的传承和思维的训练等等,这就是我们想要达到的基本的目标。
北大一直很注重基础教育,这是北大的一个传统,关注国计民生,关注基础教育。我们用自己的一部分精力关注专业以外的基础教育是很有意义的事。”
点击阅读
《北京市中小学今起陆续全面复课!这位北大教授一定要认识》
高原宁
知识在手,信仰在心
高原宁,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物理学院院长,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高能对撞机上的粒子物理实验研究。领导LHCb国际合作中国组在强子谱学研究上做出重要成果。2015年首次发现五夸克粒子,被国际著名科学杂志评为年度物理学重要进展。2017年发现双粲重子,入选“2017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点击视频,听听高原宁的物理强国梦】
“在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希望是有生之年能把我们的物理学院建成世界最好的物理学院,我觉得这是我的北大梦。我的中国梦也和我的专业相关。我们希望中国在粒子物理的基础研究上,在物质最深层的领域里面,能为全人类作出一些属于中国人的贡献。我们的目标很清楚,就是为我们的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说到底,落到实处,对物理学院来讲,还是要把人才培养做好,把科学研究做好。”
点击阅读《北大院士专访 | 最“高”教授心中的物理世界》
彭练矛
常为新的北大,常为新的中国
彭练矛,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学系教授、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电子显微学和碳基电子学,并取得重大成就,如解决了制备性能超越硅基晶体管的碳管CMOS晶体管这一世界难题;利用钇可与碳纳米结构形成完美浸润,获得了高质量的超薄氧化钇栅介质层。在此基础上,首次制备出性能接近理论极限、栅长仅5纳米的碳管晶体管,综合性能超过硅基器件十余倍。
【点击视频,了解不断创新的彭练矛】
“从上一代中国在硅基芯片技术的教训就是——技术是不能买来的,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所以在考虑未来技术时,首先必须保证它的前沿性,北大在这中间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要为芯片领域的发展作贡献,这个任务是比较大的;相较而言,个人的事情是比较小的。希望北大越办越好,为国家的科技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点击阅读《打破卡脖子!这位院士为“中国芯”提供北大方案》
关于《中国梦·北大梦》
《中国梦·北大梦》是由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音视频办公室出品的微视频栏目,自2014年栏目开创起,采访多位北大师生,展现北大人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筑梦、追梦的精神。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在追梦的路上
每一位北大人都将砥砺前行
向着中国梦不断前进
来源: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
视频: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音视频办公室
图片:王天天、刘月玲、吕宸、受访者供图
封面图:靳戈
编辑:张可玉
排版:董思涵
责编:西里
我国第一台原子钟,由这位北大人主持研制
北大名师课 视频大放送!
在北大冬日暖阳里,开跑!
陪一代人长大,陪一代人变老
北大发布考研须知!
北大秋冬限定,张张都是壁纸!
中国空间站首次授课!
北大年度最火现场!七大平台,带你“声临其境”
百年初心
不一样的科学家
北大印象
学者书房
北大学科
北大体验
<<< 滑动查看更多 >>>
北大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期待投稿,欢迎合作
邮箱:gbdgw@pku.edu.cn